两段式煤气发生炉配件

女儿粟惠宁嫌工作条件差想换单位粟裕:高尔基曾洗碗筷、烧锅炉

发布时间:2023-12-24作者:火狐体育在线网站

  详细介绍

  按钮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~

  粟裕是功勋卓著的革命将领,在长期革命斗争中,始终坚定信念,舍生忘死,展现出了极强的军事指挥能力。

  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,平日里却是一个儒雅之人,甚至很少发脾气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始终严格要求子女,从来不以权谋私,树立了良好家风。

  70年代,粟裕将军的女儿一直在基层部队服役,女儿抱怨工作频繁变动,生活条件差,粟裕当场批评女儿,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,粟裕还用高尔基洗碗块烧锅炉的经历教育女儿。

  粟裕是湖南怀化人,1907年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,家里100多亩田地,殷实的家境给粟裕和5个姐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。排行老三的粟裕在师范学院上学期间,接受革命思想,积极向党组织靠拢。

  1927年,粟裕在南昌参加南昌起义,自此走上革命道路。最初,粟裕只是一个普通战士,在南征北战中展现出了极强的军事素质。

  长征期间,粟裕率领部队在浙南地区同反动派展开游击作战,有力打击了部队的嚣张气焰,保存了红军实力。

  1937年抗战全方面爆发后,党组织派粟裕到江苏浙江一带开辟江南抗日根据地,粟裕擅长游击战,他把红军部队分成数个小分队到处突袭敌人,给敌人造成极大破坏。

  突袭作战中最有名的就是神头岭战役,在一处平坦地带,粟裕把部队隐蔽在工业建筑中,向敌人运输队发起袭击,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。

  解放战争中,是粟裕军事才华集中展现的时期,七战七捷、孟良崮战役、淮海战役等都是由粟裕担任总指挥。

  毛主席评价粟裕是“最会带兵打仗的人”。1949年9月,政协会议上,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介绍粟裕,称赞他“百战百胜,是最优秀的将领之一。”

  能得到的肯定,足见粟裕军事能力有多强。新中国成立后,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,以表彰他在革命事业中的卓越功勋。

  粟裕虽然功勋卓著,但他任何一个时间里都秉持着一颗初心,严于律己,从不以权谋私。尤其是对待自己的5个子女,更是严之又严,留下了良好家风。

  粟裕大将始终严格要求家人,决不能搞特殊。新中国成立后,粟裕的姐姐请求给她安排一份工作。这对粟裕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,可他并不想为姐姐搞特殊。

  他对感情一向很深的姐姐耐心讲解党的政策,给她做思想工作,最终说服了姐姐。后来,国家提出实行殡葬火化政策,粟裕的姐姐去世后,老家亲戚想把老人骨灰迁回老家用棺木土葬。

  粟裕得知后,不仅当即写了一封挂号信严厉批评后辈违反政策的行为,还亲自打电话给家乡政府“检举”后辈的这一行为,要求当地政府严肃处罚。

  粟裕对自己的家人不近人情,却把所有的心血都贡献给了国家。战争年代他留下了严重的头痛病,但依旧坚持为抗美援朝出谋划策,最后实在忍受不了,才从朝鲜回国治疗。

  身体好转后,又全身心投入到国家和军队建设事业中。孩子们长大后,面临工作问题。粟裕从始至终坚持不徇私情、不走后门,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到基层锻炼。

  粟裕的大儿子从学校一毕业,就被送到了云南前线的导弹部队。对此,大儿子毫无怨言,背起行李一头扎进了基层部队。

  临行前,粟裕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,要想当好一名合格的战士,就必须在基层把基础打扎实,只有基础扎实,才能不间断地积累经验,增长才智。

  牢记父亲的嘱托,在云南前线冲锋陷阵,苦练杀敌本领, 逐渐从战士、班长,成长为一名军事过硬的排长。在1967年的战斗中,因为成功击落美军一架飞机,荣立三等功。

  1969年秋,结束前线战斗的生活,回到内地。本以为苦尽甘来能享受到几天和平时光,粟裕又一次把儿子调到了北方一个处于战备状态的部队。

  这也是粟裕唯一一次动用特权给儿子“走后门”,只不过这次特权是把儿子往更加艰苦的地方送,让他在艰苦的一线继续接受锻炼。

  对自己的大儿子这样,对小儿子也毫不关照。小儿子粟寒生长大后同样被粟裕送到一线海军舰艇部队。在艰苦的舰艇上工作几年,粟寒生落下了严重的关节炎,由于不适应工作岗位,只能转业到地方部门工作。

  这次,粟裕同样没有给儿子额外关照,而是让他到一家普通的远洋公司工作。粟裕对孩子并不是无情,为了鼓励儿子安心工作,为祖国远洋运输事业做贡献,他经常写信给儿子,劝他发扬艰苦奋斗精神,在本职岗位做出贡献。

  粟裕一直到晚年,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,把戎马一生养成的作风纪律传承到了家里,也感染着每一个子女。

  大儿子多年后回忆父亲,粟裕平时绝不会敞胸漏怀,任何一个时间里都保持军容端正,冬天时,他会把衬衣、毛衣都认真的扎在裤子里,然后认真扣好每一颗扣子。即便是晚年偏瘫,行动不便,粟裕仍要求家人认真帮他穿好衣服。

  在粟裕的影响下,每次回家从不敢马虎。有一次从部队探亲回来,因为舟车劳顿,早上起晚了,被父亲大声叫了起来。

  随后,粟裕又发现的被子没有整理好,严厉批评他回到家就忘了纪律,忘了规矩,鞋子乱放,被子也不整理。

  还想强调自己回到家了想放松一下,粟裕立马不高兴的说,在家和在部队要保持一样,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要保持良好的作风纪律,只有这样,战时才能快速完成准备工作。

  粟裕对儿子严格,对女儿同样严厉。他把女儿粟惠宁也送到了部队,要求女儿同样从基层干起。在当兵三年时间里,粟惠宁先后干过通信值班员、宣传队员,甚至还在炊事班当过炊事兵。

  时间久了,粟惠宁有些厌倦基层枯燥的工作,尤其是看到一些干部子女调到清闲单位,她心里更加不平衡,写信给父亲抱怨自己一直在基层岗位频繁调动,想要换个单位。

  粟裕接到女儿的来信,在回信中语重心长的对粟惠宁说,生活环境只是成长进步的外部条件,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努力进步,用勤奋工作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美好未来。

  粟裕还用高尔基的奋斗故事鼓励粟惠宁,粟裕说,高尔基年轻时做过洗碗工、烧过锅炉,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学家。

  读者父亲的来信,粟惠宁终于理解了父亲的用心良苦,排除恶劣环境带来的影响,踏踏实实在基层工作。

  在基层部队,粟惠宁还认识了陈毅元帅的儿子陈小鲁。这让她非常惊喜,他们从小在一起长大,没想到堂堂元帅儿子也在基层工作。

  1975年,在两家人的支持下,粟惠宁和陈小鲁结为夫妻。后来,陈小鲁从部队专业回到地方创业,慢慢的变成为商界大佬。

  粟裕一生始终秉持着鉴定的信念,勇于和任何困难作斗争。在那段特殊岁月,粟裕遭受一些不公对待,但他始终教育子女们任何一个时间里都不要消沉,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要保持事业必胜的信念。

  1983年5月,大儿子被上级任命为野战部队师长,此时的粟裕多种疾病缠身,就连说话都很费力。面对跟自己辞行的儿子,粟裕仍非常吃力的教导儿子,“师这一级很关键,连、团、师的锻炼对军队干部很重要。”

  这是父子俩最后一次见面,从那之后,始终牢记父亲嘱托,从师长逐渐升任副司令员,后来又被授予将军军衔。

  1984年2月5日,78岁的开国大将粟裕在北京去世。骨灰里,人们赫然发现3块弹片,孩子们把其中最大的一块上交给了国家,留下两块当做传家宝一样珍藏起来。在孩子们看来,这是父亲留给他们最珍贵的精神食粮。

  2007年8月10日,是粟裕大将百年诞辰日。这一天,粟裕很多老部下和老战友都来家里参加缅怀活动,活动结束后,粟裕的孩子们一一把客人们送到大门口。

  说,家里有客人来访,无论什么级别,都必须亲自送到大门口,这是父亲留下来的规矩。

  今日女报,粟裕大将的教子”十字诀“一般人不忍心学,一生清廉的他留给家人这个特殊遗物